我的脱贫故事只要精神不贫困,就没有摘

我叫王积华,是黔南州龙里县湾滩河镇凯卡村村民。   年春节即将来临,湾滩河镇凯卡村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在这喜气洋洋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门上都贴上了喜迎新春的对联,我家的大门上却挂着这样一副独特的对联。

上联:面对困难自立自强;下联:走出贫困不等不靠;横批:勤劳致富。客厅的墙上还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匾,写着“自强之家”。这是龙里县城市管理局林勇局长送给我们一家独特的新年贺礼,简单的二十四个字后面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

我本也拥有一个和乐之家,一儿一女承欢膝下,女儿上大学,儿子上高中,两个孩子都乖巧听话。经过几年辛苦努力,自家也盖起了新房子,且有一些积蓄,虽不是大富大贵,但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一家人也算是幸福美满。然而天不遂人愿,这样美好的日子在年就彻底结束了。   年4月,在学校上课儿子突然觉得头疼不止,妻子很担心,医院检查,噩运也随之降临在这个原本幸福的家里——儿子患上了脑癌。一家人如晴天霹雳,为了给儿子治病,我带着孩子四处求医,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我们一直没有放弃,跟亲朋好友借了几万块,也在银行贷了十几万,可我那可怜的孩子最终还是走了,就在当年的腊月。往日儿女相伴的欢声笑语,只能成为我们夫妻二人梦里回忆,那年的冬天没有下雪,可对于我们一家,却是冰天雪地。   就在家中一贫如洗、日子艰难的时候,村里干部了解到我这个情况,把我评为贫困户,并鼓励我们希望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走出困境,早日脱贫致富。   我们夫妇商量,过完年我们就去沿海发达地区打工,我们现在还年轻,也有一些技术,相信出去找工作不是很难。在本地上班的工资不高,出去一个月至少也能挣四五千,只要我们够努力,一定会把债务还完。   年的春节过后,我们夫妇就背上行囊,带着那份沉痛又积极的心态踏上异乡,开始了清还债务的征程。外出务工的路很艰辛,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过,我们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实现脱贫目标,除了政府帮扶外,更重要的是靠自身努力,需要自力更生。   为了能尽快把钱还了,我经常一月打两份工,别人工作8小时,我都是工作16小时,加上来来回回的走路时间,每天能够休息的时间也只有四五个小时。我们夫妻二人省吃俭用,除了一月块的生活费以外,余下的都用来还债。我常常上班到半夜才从厂里面出来,天气冷的时候,耳朵上,手上都是冻疮,身体冷到麻木,可是还要在提醒自己不能放弃,必须咬着牙挺过去。   我女儿现在还在读大学,家里的开支很大,还不到放松的时候。而且我的目标不仅仅是脱贫,更是要致富,我一直坚信勤劳致富这个道理。   墙上的对联及牌匾让这个看似平凡的家庭增添了一种不平凡的奋斗之魂。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甘于贫困,只要敢闯敢拼敢创、奋发向上、坚定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就会走出一条脱贫致富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袁鹏整理    编辑 李贝多编审王璐瑶肖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zx.com/llxzf/161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