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故事被病魔拖垮的万元户重

百癜疯 https://m.39.net/pf/a_6084111.html

我叫张光朝,来自黔南州龙里县湾滩河镇园区村。今年44岁的我,看上去比别人更苍老无力,但是脱贫致富的决心像烈火一样在我的心中熊熊燃烧。

上个月,随着我的第二套小“洋房”主体竣工,让我对重生又充满了希望。

和大家一样,早在年以前,我和妻子就外出贵阳等地务工,苦活争着干、累活抢着干,凭借着我和妻子辛苦勤奋,在当年大家都还在解决温饱的时候,我们早已成为了村里数一数二的“万元户”了。   年,挣足钞票的我们,满心欢喜的回家筹划着我们未来的新房子,当新家刚刚落成,我便被查出患有鼻咽癌,随着癌细胞的转移,压迫眼神经,导致右眼视力为零,几乎丧失了劳动力,手术费花了将近16万元,每月的后续治疗费用高达多元,加之三个孩子读书的费用,和身体落下的残疾,将这个家庭压得喘不过气来。   当时,为了治病家里养的几百只鸡鸭,牛和农用机械全都变卖了,还向亲戚朋友借了10多万元的外债。这让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和无奈。

天无绝人之路,随着国家对医疗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不仅为我报销了元的医疗费用,还因户施策,向相关教育部门申请减免三个孩子的学杂费用和营养餐,同时民政部门将全家纳入低保,帮助我申请冬春救助等,这一系列党的惠民举措,让我顿感党和国家的伟大,让我这个对生命失去信心的中年人,又有勇气扛起家庭的重担了。   那时我想,原本与我非亲非故的扶贫干部,为了让我重树生活的信心,他们踏破门槛,送政策送温暖,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就算患病也不能什么都依靠政府,趁着年轻,我应该多干些活路。于是,我向干部们提出了养殖生猪的想法,得到了干部的一致认可和支持,同时还帮我申请了先建后补政策补助,当年我的能繁母猪便发展到了5头,还养殖20头肥猪,通过售卖猪仔和肥猪,当年便让我赚了10多万元,看着手上拿着的生猪售卖款,往日的辛苦和病痛的焦虑顿时烟消云散,信心倍增。   现在,依托湾滩河镇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这一平台,我不仅养猪,而且还种植5亩左右的无公害豌豆尖,公司上门帮我收购,这两年可观的蔬菜价格又让我小赚一笔,豌豆尖每亩的收入约元,相比公司收购之前的元翻了2倍,同时生猪养殖预计在2个月后存栏猪仔将达到20余头,还会有一笔可观的收入进账,有效解决实际困难。   如今,我的妻子在园区村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常年务工,有了稳定的工资收入。我的生猪产业也向上向好。大女儿马上高中毕业了,我心仪的小“洋房”也已竣工,我计划着,凭着自己成熟的养殖技术,下一步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将我的养殖技术传授给其他有需要的人,努力为脱贫事业尽自己一份绵薄的力量,决不拖政府的后腿。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袁鹏整理

编辑胥芬芳

编审杨仪李劼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zx.com/llxzf/161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