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知责于心,履责于行都匀市

我叫陈开菊,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匀东镇王司村的驻村工作队队员。年8月,我毅然告别家中一岁多的幼儿及年老的婆婆,积极投身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

王司村是生我养我十几年的地方,但这次我带着的,不再只有念家情,还有作为一个驻村队员、网格员、民生专员的责任。   当了解到王司村面积大,人口多、贫富差异大、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网格数量多时,我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奋斗是我的动力,我一定要在家乡的脱贫攻坚战场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回馈家乡,建设家乡,改变家乡落后贫穷的面貌!   查缺补漏,责任于心

陈开菊利用晚上农户在家时间召开群众会自进驻匀东镇王司村以来,为迅速掌握王司村、组(网格)基本情况,我坚持吃住在村,真蹲实住,开展遍访工作。在遍访工作中,我运用我“王司姑娘”的身份,想办法和群众拉近距离,把群众的事、网格里的事当作自己的家事。我对所负责网格的户人住户入户遍访,并通过召开群众会、建立村寨网格群等方式,核实了网格内建档立卡户20户(其中低保户2户,特困户供养户2户,一般脱贫户16户)均达到了精准识别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帮扶措施和计划。年,网格内的贫困户已全部顺利脱贫。   在召开群众会过程中,我了解到村民停车难、饮水难,稻田灌溉用水难,水渠有待修缮等问题,我便积极配合第一书记为村民申请水泥、砂石在网格内修建了停车场、娱乐场等基础设施。我了解到王司村多数小组的人饮用水均依靠山泉水为主,由于管线较远,经过丛林、坡地、穿过岩头等,水管经受年久的风吹日晒雨淋,多处严重腐朽破裂,遂向黔南州政务服务中心申请水管共计米,解决了村民饮水难的问题。我实地调查网格内沟渠设施,引导群众出力出工,建设网格内水渠等灌溉设施共计米以发展产业。   为民谋事,履责于行

陈开菊动员群众修建停场、娱乐场在驻村工作中,我既是网格员,也是帮扶责任人。我从自己网格内的贫困户着手,经常到建档立卡户家走访,了解情况。同时,把收集到的用工信息、致富信息告知他们,跟他们算收入帐,由他们选择发展方向,并与他们的帮扶责任人沟通,共同发力,促进建档立卡户发挥自身优势,从心理上摆脱贫困。比如,我为韦万科户申请就业补助,激发其外出务工的信心;将王世林户介绍到龙里县韵达快递公司务工增加家庭收入;为因年纪较大不能外出务工的李玉辉户推荐公益性岗位。多数群众在我们的动员下,参加了产业扶贫。我还帮助家庭困难的陈荣刚、熊育成、王生龙等户申请低保,进行低保提标等民政兜底。   在与贫困户的结对帮扶中,我结合工作实际做好个人帮扶计划,扎实开展扶贫工作。在我的动员下,6户帮扶贫困户中,5户贫困户成功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

陈开菊走访入户转眼间,我在王司村开展扶贫工作已经1年多了,尽管工作很辛苦,但听惯了朴实的乡音,有了一份真正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我没有愧对我的使命!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顾彦君

编辑周睿

编审王璐瑶王琳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zx.com/llxzx/161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