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城市经济建设的命脉发展交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间,贵阳的公路、铁路、民航、公交等发展齐头并进从“山中一小城,地无三里平”到成为西南地区的铁路枢纽之一贵阳用事实证明险峻的山川不是阻碍而是贵阳走得更高更远的基石图源/多彩贵州网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贵阳交通发展史上那些或振奋人心,或跌宕起伏的事情从历史中看贵阳交通的奋斗足迹本文将截取对贵阳交通发展
较有重大意义的内容来作阐述
如有遗漏,欢迎大家到评论区补充
01公交篇贵阳城市公共交通在解放前几乎没有,仅有少许马车充当交通工具,大部分市民出行都依靠两条腿。年8月日,贵阳公交车诞生,是6辆木炭公共汽车。那时,贵阳公交车线路只有一条,从六广门经铜像台(今喷水池)、大十字、大南门、纪念塔往返,全长.5公里,票价全程0.12元,每站0.0元。在那个年代,公交运力十分紧张,坐公交车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件稀罕事。图源/贵阳网
从年到年这44年间,贵阳公交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一直在进步。年,木炭公共汽车改造成汽油公共汽车;4年,贵阳市“五四型”公交车开始运营;年,贵阳公交公司自己设计施工改制的“黔灵”牌大客车出炉;年,因当时的公交大巴无法满足大家的出行需求,民营中巴适时而生;年,贵州省首台双层公交车上路。
图源/贵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