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西门社区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四有两进

在开展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中,龙里县冠山街道西门社区通过让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以党支部有引领,建设有阵地,工作开展有队伍,建设小区有群众参与,辖区网格包保单位和社区进小区,党员进组进户的“四有两进”工作模式全力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共同建造幸福家园。图为组织开展慰问。(严正莉刘燕)党支部有引领---小区“家长”应运而生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小区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成立小区党支部,成立业主委员会、理事会等自治组织是开展基层治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选好小区“家长”对能否顺利开展小区治理起着关键性作用。西门社区本着成熟一个小区就建立一个的原则,在西门社区党支部的引导、支持、组织下分别在部分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理事会、小区党支部。图为西门社区居民过“四月八”正在打包花米饭。(严正莉刘燕)目前,西门社区成立小区业主委会7个,理事会5个,小区党支部2个。这些被小区群众选举出来的“家长”也在充分发挥着他们的重要作用。年4月,在光明新村理事会牵头动员下,小区群众捐款1万余元用于打造小区文化小广场。同时该小区规划了小车停车位90余个,电瓶车停车位50余个。年10月,铁厂宿舍理事会牵头治理小区环境卫生,目前该小区群众每月缴纳一定费用聘请保洁人员,小区环境卫生得到很大改善。年4月,在龙城明珠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的牵头下,小区群众筹资1万余元用于打造党群服务站和农民工驿站,为党员群众提供便利。年6月,自然资源局宿舍小区党支部牵头,动员群众参与到小区环境卫生治理中,每家每户缴纳一定费用聘请保洁人员清扫小区环境卫生,小区整体环境卫生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建设有阵地--变废为利,变阻为便在小区原有的基础上,将原本废旧的资源进行利用,建设便民服务阵地。年4月之前,光明新村入口处的一块空地长期无人管理,堆满垃圾,长满杂草,通过基层治理改造,该空地被打造成为小区文化小广场,家门口的健身场地。年,龙城明珠小区业主委员会充分利用小区两处闲置房屋打造成为党群服务站、农民工驿站、小区党支部活动室。年,自然资源局小区党支部动员并将小区一排、二排门口处长期无人管理的花池进行拆除并规划停车位,小区车辆不仅能有序停放,小区整体环境形象得到大大提升。 工作开展有队伍--志愿服务队助力基层治理为更好地开展好基层治理工作,需要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社区通过线上招募、线下组织的方式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目前,西门社区通过线上招募志愿者20余人,线下招募志愿者30余人,成立社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山歌志愿服务队”“萤火虫志愿服务队”“邻里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自开展基层治理工作以来,社区组织这些服务队伍共参与环境卫生清理10余次,参与节日活动6次,参与发放各类宣传10余场次。图为组织志愿者开展社区治理。(严正莉刘燕)群众有参与--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小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在开展基层治理打造示范小区过程中,小区党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打造光明新村文化小广场、龙城明珠党群服务站、自然资源局小区废旧花池的拆除中,各小区党员同志率先站出来充当排头兵,带领群众参与到小区捐款集资、杂物清理、矛盾纠纷调解、节日活动中来。在广大小区党员同志的带头下,光明新村建设文化小广场共集资元,龙城明珠共集资元,今年在自然资源局小区党支部的提议下组织并举办了以“浓情端午温馨共享”为主题的端午节活动,党员带头参与到活动中,参与活动场地的布置、维持活动现场秩序、清扫活动现场卫生等,小区党员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网格包保单位进小区--共同参与小区建设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中离不开网格包保单位大力支持和协助,“三联三化”工作机制为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西门社区基层治理网格包保19个单位分别走进小区,收集问题。目前各网格包保单位走进小区收集涉及公家事问题诉求共计10余件,大家事20余件。社区充分结合“四单”模式进行组织派单,帮助群众解决公家事5件,大家事7件。图为社区联合包保单位开展点单活动。(严正莉刘燕)同时包保单位也积极参与到小区建设中来,年,自然资源局小区网格包保单位--县应急组织志愿者为该小区清理杂物2次,组织召开群众会议4次。年6月,县应急局联合西门社区、小区党支部及自然资源局在该小区举办“浓情端午 温馨共享”端午节活动,给予该小区元活动经费支持,并评选出小区“文明家庭户”“好媳妇”“好婆婆”“好公公”“好丈夫”。县总工会、县妇联为龙城明珠党群服务站捐赠图书余册。卫生健康局自行出资1元作为社区巩固环境卫生创建工作经费,组织单位工作人员开展义诊3次。社区网格包保单位充分发挥能动性参与到社区工作、小区建设中,大大提高解决了居民群众问题诉求效率和路径。 党员进组进户--收集居民群众“个性”问题要了解居民真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亲自入户走访。今年以来,社区网格包保单位和小区党员采取不定期入户的方式,多次走进居民家中了解居民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收集小区居民“自家事”问题诉求6件。主要涉及房屋渗水、夫妻矛盾纠纷、邻里纠纷等,社区通过上门调解帮助解决问题及矛盾纠纷4件。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袁鹏编辑高荣华编审张发扬梁晓琳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zx.com/llxzx/163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