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县创新“四模式”破解基层警务发展瓶颈一是创新“”警务运行模式,解决基层民警“不敢干”。坚持“传统防控”向“科技防控”转变,创新“一分钟就近接警、三分钟快速增援、五分钟专业处置”的犯罪实时控制“”警务运行模式,累计投入万元建设天网工程和智慧警务,投入1.97亿元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解决基层警务资金不足、设备匮乏、出警不及时等问题,破解基层一线民警“不敢干”的难题。目前,已新建云防系统2个、无线通讯基站5个,新增集镇、农村监控视频余个,更新城区天网探头个。二是创新派出所警务运行模式,解决基层民警“不愿干”。以城区“社区民警队、执法办案队、网格巡防队、情报研判室”的“三队一室”和集镇“跨区联情、片区联动、所队联勤、警企联防、警民互动”的“四联一动”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为切入点,解决社会治安环境复杂多变,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科技化和专业化的问题,破解基层一线民警“不愿干”的难题。截至目前,已投入余万元完成基层一线警用装备现代化、专业化建设,累计投入1.29亿元新建业务技术大楼、改扩建基层所队和9个中心警务室的业务办公用房,在全州率先完成刑事技术DNA实验室、理化室和案件研判中心建设。三是创新“一村一警”警务模式,解决农村治安“无人干”。坚持以民警为主体,辅警、警务助理为依托的警力运行体系,着力解决基层警力严重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的问题,一村一警模式率先在全国登上农村警务机制改革舞台。全县总警力从年的人增加到年的人,基层一线警力占全局总警力的85%以上,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有效破解了农村治安防控最后一公里“无人干”的难题。四是创新平安小区“”模式,解决基层民警“怎么干”。深入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将治安管理和社会服务有机融合,借助物管、居委会和业主住户等社会资源,创新“”平安小区连片创建模式,解决基层基础工作不强,社会治安防控触角延伸不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存在“死角”和“盲区”等问题,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有效破解基层民警“怎么干”的问题。年,全县刑事案件从年的起下降到起,破案率从年的48.12%上升到63.58%,两抢案件累计2天零发案,连续六年实现“一降一升”目标。
供稿:龙里县委改革办
来源:《贵州改革工作动态》第86期
微编:代芹涟
“贵州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