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调研龙里县消除农村集体经济空壳

龙里县全面推行培育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和发展“六型”村级集体经济的“1+6”发展模式,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

主要做法

  一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发展瓶颈。支持村集体以可支配资源、资产、资金等要素为基础,积极领办创办加工、商贸、建筑、物流、高效农业、乡村旅游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推进村集体与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经营合作,盘活存量资产,促进集体资产集约高效使用,实现保值增值。目前,全县新增村级集体经济组织40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家。

  二是发展资源利用经营模式。采取村集体单独经营、吸收社会资金联合开发、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发展村级实体经济。洗马镇大厂村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引进1家贵阳企业,采取“村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大户)”模式,实施集中连片开发,村“两委”按比例提取相应经费,用于村级集体经济积累。

  三是发展资金运作经营模式。鼓励有资金积累的村主动承接发展项目和工程建设,实现资本保值增值。谷脚镇谷远村投入0万元成立龙里县众诚投资有限公司,在县城购买平方米商品房出租,年收入达万元,近期承办的观音村塘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项目,建成后预计收益万元。

四是发展资产盘活经营模式。将闲置校舍、村办公房门面等集体资产,以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等形式,兴办商贸、餐饮等集体经营项目,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冠山街道光明社区将部分闲置办公场所出租给居民开办旅社,村集体每年获得租金收入5万元。

  五是发展技术投产经营模式。扶持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洗马镇平坡村依托清水江大花水电站库区和群众的养殖技术,由村集体牵头组建龙里县平坡水产养殖合作社,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在大花水电站库区投资万元架设0只网箱实施水产养殖,年实现产值万元以上,村集体每年从合作社收益中提取的公益金在3万元左右。

  六是发展产业调整经营模式。动员群众将闲置土地流转给大户、公司,或以土地入股,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开发效益。洗马镇石板滩、狗场、关口、长芽等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租赁等方式,组建莲藕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模式规模化种植莲藕亩,年增收23.7万元,村“两委”从流转土地和莲藕种植产值中提取4%资金作为村级集体累积。

  七是发展服务创收经营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醒狮镇大谷龙村通过提供矿山管理服务,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元;小谷龙村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服务,每年可收取摊位费2万元以上。

几点启示

  启示一:建强基层组织是保障。“农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龙里县在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中,始终把配齐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作为重点,坚持“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原则,把政治坚定、思维活跃、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选拔到村级基层组织中来,着力打造“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村集体领导班子,实现“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群众”的目标。

  启示二:创新发展思路是关键。龙里县坚持从各村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土地、水源、闲置资产、技术、人力等资源优势,采取联合开发、租赁承包经营、有偿转让、租赁等形式,把资源优势或地缘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走出一条支部领导、协会组织、公司运作、农户生产、效益共享,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启示三:实施项目带动是基础。龙里县坚持走项目经营的路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村集体组建各类协会和企业,积极领办创办加工、种养和服务产业,主动承接发展项目和工程建设,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平台。

  启示四:强化资产监管是重点。发展村集体经济,理清村级“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管理是重点。龙里县以村级“三资”清理、登记、管理为重点,逐村建立“三资”台账,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指导各村建立健全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落实集体资产管理责任,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为“三资”的良性发展创造了条件。

来源:《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简报》(年第28期)

作者:龙里县全面小康办

编辑:欧振腾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zx.com/llxzf/82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