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静张锡坤
小武带着妈妈汪祥慧从贵州龙里又回到了河北唐山。他们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但这里并不是他们的家。
房子是租来的,一个月元钱。屋里摆着三张床,小武睡一张床,妈妈睡一张床,另一张床放杂物。墙皮落掉的地方,挂有水泥袋遮着。
这里虽然简陋,却让小武和汪祥慧有了过去从未有过的自由。33年前,是悲剧的起点。年,怀有身孕的汪祥慧被几个同乡骗至河北唐山,以元卖给一名农村男子。年,“丈夫”去世。年,汪祥慧与儿子小武从河北回到贵州,想安家落户。
然而悲剧是一连串的。如今,父母去世,村寨搬迁,原来的丈夫另娶……汪祥慧,这个曾经20多岁的小姑娘,已是步履蹒跚的六旬老人。33年过去,物是人非,何以为家?
汪祥慧告诉儿子小武过去家的位置
怀孕5个月时被拐卖
小武从小就意识到自己的妈妈跟身边孩子的妈妈不一样,因为大家都说河北唐山话,只有妈妈一口南方口音。直到小武20岁时,妈妈汪祥慧才将自己的“秘密”剖开给他看。
原来,妈妈不是当地人,而是贵州人。原来,“爸爸”不是亲生父亲,而是“买家”。原来,当年妈妈怀孕五个月时被拐卖……
他终于知道了故事的始末,但这一切都让他措手不及。
汪祥慧与儿子小武合照(受访者供图)
年,汪祥慧出生,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三元镇合安村安榜寨人。汪祥慧兄弟姐妹一共有七人,家里日子过得紧巴。
年,汪祥慧24岁,嫁给了离家三里远的附近村寨上一个姓周的男子。“我是不愿意去的,他比我小五岁,腿还有残疾。”汪祥慧回忆,家里向周家借过粮食,所以家里人就以“到了周家有饭吃”的理由,定下了亲事。
小武一直觉得,这段婚姻正是妈妈这一生厄运的开端。
嫁到周家的汪祥慧过得并不舒心,“丈夫和婆婆对我不好,常常闹矛盾”。汪祥慧还曾找村里的老师帮忙写文件,到县法院起诉离婚。“后来调解了,我们就将就着过日子。”
年,汪祥慧怀孕。那年农历五月初九,汪祥慧走了20公里山路到县城的集市,去卖自家养的土鸡。汪祥慧记得,她碰到本村另一个寨子的老乡冯某祥。“她给我一把葵花籽,我吃了以后,就跟着她走到了火车站。”在火车站,汪祥慧遇到了冯某祥的妹妹冯某翠。
“她说她对象在外省出了事故,让我跟她作伴一块去处理。”汪祥慧就稀里糊涂地跟着他们上了火车。后来她发现,火车上的还有冯某翠的哥哥、姐姐,以及三元镇硝兴村的习小新(音),还有一个自称姓李的男子。
在湖南岳阳黄秀桥站,汪祥慧一行六人下车到了一个村庄。“我感觉他们不对劲,但是他们守着我,上厕所也跟着,我逃不了。”第二天,汪祥慧被带着和买主见面。“价格都谈好了,三千块钱。”后来买家看出汪祥慧已经怀孕,所以没有“成交”。
几经辗转,汪祥慧被带到河北唐山滦县杨柳庄镇孟家裕村。经过“联络人”,他们以元的价格把汪祥慧卖给了郭某忠。
这也是小武以为的“家”。
落败的“逃跑计划”
“罗立芬”是郭家人给汪祥慧起的名字,他们用这个名字给她上了户口,办了身份证,出生日期也从年改成了年。从此,“汪祥慧”似乎消失了,“罗立芬”生活在北方没人能认出她的角落。
“丈夫”郭某忠比她大8岁,靠种地维持生活。汪祥慧说,她一直被关在屋里,由郭家人轮流看守。汪祥慧总想着逃跑,但总是失败并且换来更严苛的“监控”,郭家甚至拿打掉她肚子里的孩子来威胁她。
小武与妈妈汪祥慧合照
年农历十月初三,小武出生。这个原本应该姓周的孩子,却随了姓郭。小武出生后,汪祥慧做了老家背孩子常用的背带,当时北方很少见。郭家人担心汪祥慧背着孩子逃跑,所以将背带藏了起来。
在来这里之前,汪祥慧一直生活在贵州老家。她没有见过火炕,不认识饺子、馒头,白菜豆腐茄子煮熟后蘸辣椒油吃。到了这个“家”,汪祥慧学着做起了馒头、饺子,但是总做不好,她还是米饭做得多一些。
无论日子过得如何,汪祥慧的心里总想着逃跑。
随着小武一天天长大,郭家对汪祥慧的“监控”稍有松懈。小武三岁半的时候,汪祥慧领着儿子赶集,她趁机把自己写好的信寄了出去。
多年以后,汪祥慧才得知,这封信贵州的娘家收到了。汪祥慧的父亲曾第一时间召集家人商议,并向当地派出所报案。父亲得知往返河北和贵州大概需要0元钱,但因为资金不足,家里人没能去河北接回汪祥慧。
年的一天,汪祥慧无意间发现炕上有封拆开的信,是贵州老家的侄子(保保)寄来的。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老家的来信。
这封信,汪祥慧一直保存至今。信纸泛黄,褶皱处曾撕裂,又用胶带粘好。信中写到:“敬爱的姑姑,见信好。提笔前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可能您还记得你刚出门那年,听妈妈说我刚出生。这么多年以来,我虽然没有见过您,但心中还想您的。别人有幺婆喊,而我也有就喊不应。我现在十五岁了,读初二年级,奶奶在六月间已去世了。希望您回来,大家一起照看爷爷。”
侄子给汪祥慧的来信(受访者供图)
看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汪祥慧几乎崩溃了,她哭着要回家。但因为郭家的阻挠,汪祥慧仍未能回到老家。
汪祥慧不愿向命运低头,但回家的念头只能埋在心底。
时隔24年第一次“回家”
在小武的成长记忆中,他总觉得自己生活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这样的眼光,让他感到自卑。
“读小学时,每次到交学杂费的时候都没有钱交,我就很尴尬,不好意思说自己家是五保户。再加上妈妈是外地人,我也总是在村里遭受别人的口水。”小武说着就苦笑了几声。
年,郭某忠因病住院,正医院照顾他。汪祥慧钻心的疼,她想让儿子回学校上课。汪祥慧又气又急,“你天天为他端屎端尿,他对我们又不好,你又不是郭家的人。”
那一年,小武20岁。
先是慌了。小武这才知道,妈妈这辈子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
再是恨。他喊了20年的“爸爸”,并不是“爸爸”,是“买家”。
上完高三后,小武就没有再继续上学,开始打工赚钱。他通过QQ搜索贵州龙里的网友,联系到当地一个出租车司机,辗转打听到舅舅家的电话。
年,小武与贵州老家的舅舅取得了联系。
年,小武决定带着妈妈“回家”。他告诉郭某忠,医院看牙才得以离开。坐了38个小时的火车后,小武和妈妈终于回到贵州龙里老家。
这也是被拐24年后,汪祥慧第一次回来。
汪祥慧得知,父亲已经在几个月前去世。“我外公和舅舅当年也报过案,并且找我亲生父亲凑钱去救我妈妈。但是亲生父亲家里人说,宁愿花钱再买个媳妇,也不愿意把我妈解救回来。”小武对于亲生父亲的做法,耿耿于怀。他还得知,亲生父亲后来又组建了新家庭,有了一个女儿。
迫切想回的“家”没了,小武和妈妈汪祥慧觉得这里太陌生了,失望地返回河北唐山。在那里,他们还有另一份牵挂——汪祥慧和郭某忠的小儿子。
年,汪祥慧18岁的小儿子在唐山一家钢铁厂打工时发生意外,救治无效死亡。“他的后事是姑父安排的。钢铁厂赔了80万,40万归他(郭某忠),40万给了妈妈。”小武说。
失去了唯一的牵连,小武就出去租房子跟妈妈住,他们再没有回郭家生活了。直到去年,小武到公安部门办理迁户口时,才得知郭某忠已去世。这也意味着,那段“畸形”的婚姻总算终结。
何处为家
没有终结的是,汪祥慧这些年总想回到贵州龙里,“落叶归根”。但是,横在汪祥慧和小武面前的难题就是迁户口。
其实在年9月,小武就曾向贵州信访部门反映,想追责人贩子。“我以为追责人贩子,肯定涉及到迁户口的问题,所以没有单独提出来。”
在小武提供给记者的《信访事项受理告知书》上写着,“年10月12日,经我局审查决定,该信访事项是我局按照法定程序办理事项,不受理为一般信访事项办理。年10月12日,我局已将该信访事项转交业务部门刑侦大队按法定程序进行初查,再报我局审查是否立案追究冯某祥等人的刑事责任,导入我局法定程序进行办理。”另外备注,“10月15日,已通过邮寄方式送达信访人,但信访件被退回。”
年5月,汪祥慧与小武来到龙里县公安局报案,警方再次作出不立案决定。“报案时间距案发已超过20年,我们公安机关作出不予立案的决定符合法律规定。”这是民警对汪祥慧的答复。
汪祥慧说,她被拐走后,其家人曾向派出所报案。“民警告诉我们,没有证据证实在那个期间有报案记录。”
汪祥慧的四哥汪祥庚回忆,汪祥慧失踪几天后,她丈夫周家的人来寻找,他们才知道这事。在年的一天,家人收到汪祥慧从河北寄来的信件,大家才知道汪祥慧被拐卖。“我父亲马上就去三元派出所报了案。”汪祥庚说。
采访过程中,小武告诉记者,妈妈汪祥慧当年被拐卖后,家属曾经报案,“我们坚持向人贩子追责”。记者致电龙里县公安局,了解具体情况。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这边不接受采访”。
村寨早已搬迁
今年8月1日,汪祥慧和小武再次回到贵州龙里老家。这是离家33年后,汪祥慧在老家待时间最长的一次了。
这三个月,汪祥慧四处走了走,看了看。她的老家安榜寨,如今属冠山街道凤凰村管辖。因为周围一切都变了,汪祥慧好不容易找到去安榜寨的路。路上她还遇到了过去同一寨子的老乡,刚开始大家没认出她,一提到“汪祥慧”这个名字,大家才想起来。
“这就是我们的家。”汪祥慧指着山脚一处荒地对小武说。荒山上杂草丛生,只能看到残破的墙角。年因山体滑坡,全寨人整体搬迁到县城附近的张家湾小区。
“心里很难受。”汪祥慧感慨。
汪祥慧又从贵州回到河北的出租屋里
小武得知,亲生父亲周某如今一个人生活。“我觉得,他把我妈害惨了。在我妈妈被拐后,他应该寻找,但他没有管,而是又重新成家。这也是我无法再跟他一起生活的原因。”小武曾遇到过周某,“我没有叫他,我叫不出来。”
因为没能解决户口问题,11月18日,汪祥慧和小武又回到了河北唐山的出租屋里。小武今年33岁,还没有成家,他也不知道去哪里安家,“我本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上。”
小武知道,今年已经60岁的妈妈还是想回到贵州老家,她想重新做回“汪祥慧”。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小武”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