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龙里扶贫款入股贫困户分红

早上6点,贫困户李朝洪夫妇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备料、拌料、装车……然后挨个儿给圈里的肉牛添加草料,同时观察每一头牛的进食情况,然后给圈舍打扫卫生。

今年3月份,贵州省龙里县冠山街道办事处凤凰村争取到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发展肉牛养殖,项目覆盖该村50户贫困户。

为解决贫困户无资金、无技术等问题,凤凰村组建了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模式,将万元扶贫资金以户为单位入股,合作社采购了头肉牛集中饲养。此外,还筹集45万元作为村集体资金以股份形式投入到养殖基地,确保贫困户有稳定收益,并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现在不仅有分红收入,在养殖基地工作,我们每月还有元工资。”李朝洪说。

将分散到贫困户头上的资金再次整合,不仅将产业规模做大,也让贫困户吃了“定心丸”。

“我们没有技术,养不好牛,把钱拿来入股,只等着分红,省心省事。”贫困户杨光华说。

肉牛有望在年底出栏,按照市场价,每头牛的售价在1万元左右,除去成本,每头牛纯收入有元。

为保证合作社持续发展,肉牛养殖基地还将39%的利润作为发展资金,扶持扶贫产业更好地发展。

产业扶贫过程中,冠山街道结合当地实际以及贫困户发展意愿,拓宽产业项目,确保贫困户家家脱贫、人人增收。

竹鼠养殖基地就是通过大户带动散户的模式进行的。年,凤凰村将获得的万元产业扶贫资金用于竹鼠养殖,覆盖33户贫困户。由于群众缺乏竹鼠养殖技术,就采用村委会牵头,养殖大户参与运作管理,村民以项目资金入股,产生的效益覆盖贫困户的运作模式。

在利润分配中,每年产生的利润留存30%作为发展资金,剩下的70%按照养殖大户60%、贫困户30%、村集体10%的比例进行分配。

冠山街道还采取“村党总支部+合作社+大户+贫困户”的方式,争取到产业扶贫资金万元,分别用于发展肉牛、竹鼠、生猪养殖等,实现了该街道户贫困户全覆盖。

图文:经济日报记者吴秉泽通讯员王立信

编辑:刘晓强罗登海

审核:胡伟谊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什么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zx.com/llxxw/673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