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梁晓琳
“没想到就在病床边上就能把出院手续办好了,轻轻松松出院,太方便了。”虽然过了大半个月,76岁的福泉市民赵明方还医院推出的“床旁结算”贴心服务。
据了解,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福泉市医保部门与医疗机构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由医院收费处的工作人员带着手提电脑,为不方便跑腿的老年患者在病床前开展“床旁结算”,消除了患者往返病区与结算窗口,排队办理出院手续的烦恼,获得了广泛好评。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黔南州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立足岗位实际、发挥模范作用、建立机制体制,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见实效。
解决群众烦心事,各级干部深化岗位建功,强化公仆意识。黔南州各级各部门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具体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在为群众解难事、化难题、纾民困中理清发展思路、找准招法举措,立足岗位实际,积极主动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
惠水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为群众提供延时服务及周末预约服务。公安局户籍窗口周末、中午为中、高考学生集中办理身份证,为学生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
弘扬志愿精神,争做先锋模范。黔南州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深入一线察民情、访民意,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龙里县将每月23日作为居民固定“点单日”,党员志愿者聚焦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开展项目化共建和“菜单式”服务。同时,倡导党员志愿者利用8小时以外时间就近就便开展理论宣讲、扶贫帮困、敬老助老、学生作业辅导、环境卫生治理等志愿服务,实现“零距离”发动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紧盯难点痛点,健全体制机制。黔南州各级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罗甸县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的原则,向基层推广建设“有事好商量”议事活动室,积极引导政协委员下沉履职,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有效畅通基层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真正搭建起基层协商民主为民解忧的“连心桥”,年底前将实现乡镇全覆盖。
据统计,黔南州以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为重点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共收集“察民情访民意”问题建议条;走访慰问烈士家属、英烈后代人次;走访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人员的家属23户,全州各级各部门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万余件。-06-:00:00:0——黔南州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