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在厦门人的餐桌上
出镜率最高的,肯定是火锅了
围着热腾腾的火锅吃着,别提多爽了!
然而,有一种火锅千万要注意!
一不小心,火锅就吃成了“烧烤”!
昨天中午,在厦门华厦学院
4名女生在食堂吃着小火锅
酒精炉突然爆燃
4名女生脸部、颈部被烧伤!
添加液体酒精,小火锅突发爆燃根据特区新闻广场报道,事发地点位于集美的华厦学院里,当时学生们吃火锅的地方就在这处自助餐厅的二楼。
中午1点半,记者在餐厅二楼看到,只有3名餐厅员工在吃午饭,已经没有学生就餐。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午时分,4名女学生来到餐厅,各点了一份小火锅,在餐厅中间的这张桌子坐了下来。
在用餐过程中,有人往小火锅的酒精炉里添加液体酒精,一下子火就着了起来。
小火锅下方的酒精炉是用来加热的,添加的则是液体酒精。
事发后,这些学生都不同程度被烧伤,学校方面立即拨打,将烧伤学生送往医院。
昨日下午,医院烧伤科病房,看到两名受伤学生,都是女生。只见两人头部、手以及手臂等部位,都不同程度地包裹着纱布。
从校方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4名伤者中两名伤势较重,为二度烧伤,另两名伤势较轻,如无意外,经过治疗,今明两日就可出院。
对女生来说,烧伤脸
痛苦可想而知!
小火锅虽小
带给她们的痛苦和治疗费却是天价!
(网络历史图片)
吃火锅,却吃出了惨痛代价
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液体酒精爆燃,多人被烧伤、毁容!1
年9月,20岁女大学生小倩和男同学在义乌苏溪镇一家自助烧烤店用餐,服务员用液体酒精加火时,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舌,瞬间把小倩整个包裹住。
小倩被严重烧伤,治疗天后才正式出院,期间经历12次大手术81次换药,出院时只能独自站立行走,生活不能自理。
2
年11月,日照市一家四口使用液体酒精在家吃火锅,丈夫在添加燃料时,酒精炉发生爆炸,一家四口无一幸免,全被烧伤!六个大婴儿全身多处烧伤,父亲烧伤面积60%!
3
年12月,山西男子吃小火锅,酒精突然爆燃,脸被烧伤,无法在阳光下行走!
4
年9月,淄博大一女生小许,军训后和几个同学到学校附近的一家自助火锅店吃饭,服务员在给小许的锅底添加酒精的时候,突然火烧了起来,直扑小许面部。除了脸部,她的双手也被严重烧伤。
5
年11月,杭州一家餐饮店,两名服务员在为一明火锅仔菜肴添加酒精时,被火烧伤,烧伤面积都在10%左右,其中一人为二度烧伤,伤口呈散射性;另一人则为深二度烧伤,伤口主要集中在喉部和脸部。这两名伤者,都是正处花样年华的小姑娘。
6
年9月,济南沈先生及朋友5人在火锅店聚餐。“吃的是那种一人一个的小酒精火锅。”在服务员往酒精炉子里倒酒精时,突然发生爆燃,沈先生和服务员身上瞬间就起了火。沈先生的烧伤面积达35%、服务员的烧伤面积达7%。医生说,沈先生主要是头部、前胸后背、上下肢受伤。
液体酒精事故频发,餐饮店慎用!由于液态酒精易燃
且非常不稳定,易挥发
酒精蒸气与空气混合
遇到火源后就容易引起爆炸!
消防人员曾经做过实验,
在正燃烧的酒精炉里加入酒精,
火苗瞬间高了几倍,扑向实验者的面部,
熄灭但未冷却的酒精炉,危险同样存在。
这些常识要牢记:
使用酒精炉时,添加酒精必须要在装有液体酒精的炉子完全熄灭并降温后,方能加入。当酒精炉还在燃烧时,严禁给酒精炉添加酒精燃料。
熄灭酒精炉时,严禁用嘴吹灭炉火,要用灯盖或石棉垫盖灭。
家庭酒精炉起火,可用湿抹布盖住炉子。
如发生液体酒精溅到身上起火,要迅速离开火源,用倒地翻滚的方式扑灭火焰!切勿将着火或浸渍热油、水的衣物脱掉,那样会导致受伤皮肤被一同扒下,进一步造成创面加深。
另外,除了液体酒精
火锅店用这四种燃料
你也需要注意!
天然气
使用天然气煮火锅的店铺不在少数,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检查胶管有无松动、脱落、龟裂老化现象,因为天然气是无色无味的,一旦出现泄漏很难察觉,会造成中毒。
使用时,最好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一旦室内有天然气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泄漏,能及时排出室外,从而消除爆炸中毒的危险。
固体酒精
添加固体酒精时,一定要先熄火,等到炉芯冷却后再添加燃料。
一旦发生了酒精着火的意外,不能用水浇,水浇上去后会有喷溅,使固体酒精溢出,反而导致更大的燃烧。正确的方法是用湿毛巾把它给覆盖起来,隔绝酒精与空气的接触,使火源快速熄灭。
火炭
一些老铜锅店通常使用火炭作为燃料,冬季门窗关闭,空气不流通,在不通风的包间内使用火炭特别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所以使用碳烧火锅,一定要注意通风,门、窗要适量打开,饭间尽量不要抽烟,否则会加大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
电磁炉
这种方法相对较安全,但是也要注意预防漏电。
吃火锅,讲究可真不少!
现在正是吃火锅的最佳季节
为了能平平安安,
开开心心地享受美食
一定要注意了!
▍整合来源:厦门日报、特区新闻广场、网络综合,编辑:Echo
▍转载授权请回复关键词,未授权一律举报!
▍商务合作--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
妹子的工资就涨5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