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龙里人明代举人谭珪

谭珪,生卒年不详,明代龙里卫举人,弘治初任广西平南县知县。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之十一,载有“贵州右参政”叶鸾所作的一篇“龙里卫学记”,其中说到龙里卫学数十年间“科目乏人”,改建卫学之后,人才涌现,“未及五载,充弟子员若谭珪者,中甲午乡试”(甲午为明成化十年,即公元年)。可见,谭珪是当时龙里地方少有的才学之士。

龙里地方古代史志文献资料匮乏,如谭珪之类人物的历史文化遗存,仅能在贵州旧志资料中找得到片言只语,通过一些零散材料可以窥见一点点封存在历史皱褶中的珍贵信息。研究发现,谭珪是龙里历史上一位著名的诗人。

dvdf

《贵州图经新志》记龙里卫城有座建筑叫“南楼”,在卫治南面,即通化门之门楼。谭珪为南楼写有一首诗:

城上高楼可摘星,飞甍俯瞰碧溪澄。

追思庾亮乘秋月,亹亹谈锋四座称。

查史志资料可知,明代龙里卫城四周开辟有四道城门,东曰朝阳门,南曰通化门,西曰威远门,北曰镇靖门。诗云“城上高楼可摘星”,当然是夸张之辞。然而在画栋飞甍上可见溪水澄澈碧绿,风景如画,这样一番景致却是有据可查的历史事实。举个证例,明代龙里“八景”为“龙山叠翠、播水拖蓝、紫虚仙帐、岩孔灵泉、东池夜月、西沼薰风、水桥春涨、陇耸秋云”(据明《(万历)贵州通志》),其中与“水”有关的即占五景。又例,清道光年间龙里知县陈熙晋作《新建莲峰书院记》,写书院周边风物景致道:“龙架山拱其左,马鞍山据其右,溪水回环若带”。可以想见,古代龙里是个风景优美的山水园林城市。

城楼当然也是当时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然而登龙里城门楼怎么就追思起古人庾亮来了?原来,庾亮为东晋大臣,对待部属平易近人、坦率真诚,他所建“庾楼”被称“玩月楼”,因在湖北武昌县治之南,故又称“南楼”,李白等大诗人游咏之后更让该楼闻名于世。文人墨客多爱登楼赏月、饮酒赋诗、高谈阔论,这样的场景曾经在龙里南楼上演。

dvdf

谭珪其人生平事迹,目前尚无可考。经搜访,广西平南县大成诗社莫超才先生为笔者查找到谭珪吟咏平南古“八景”的诗作,后人收入《平南县历代诗词选》一书中,仅得三首,辑录如下:

其一:咏小峦紫燕

亭亭怪石俯江干,岁岁为巢紫燕闲。

剪掠涧泥桃浪暖,翎梳江雨蓼花寒。

只寻旧垒迷荒径,惯引新雏出小峦。

世变却羞王谢宅,故依中砥障回澜。

其二:咏将军古渡

何年铁骑此经过,闻道将军马伏波。

云暗浅沙迷画戟,月明深濑覆铜锅。

汪洋水色威名壮,嘹亮滩声战气多。

今古交南遗爱在,独嗟薏苡谤如何。

其三:阆石钟英

群峰突起翠岧峣,高插青云若兔毫。

地脉养成龙虎气,坤灵钟出凤凰毛。

百年文运辉东璧,一代英华压俊髦。

自古名贤生不偶,玉堂青史姓名高。

经查,广西平南为历史文化大县,其古八景,为“畅岩怀古、阆石钟英、蛇岗挹翠、燕石巢云、乌江清浊、渌水灵渊、将军古渡、鱼洲瑞雁”。

谭珪所咏小峦紫燕,就是“燕石巢云”之景,该景实体是一尊状似飞燕的石头耸立江河岸边,上面还有许多燕子做巢。“世变却羞王谢宅”之句,化用唐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诗意。

“将军古渡”,相传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时,大军曾在平南一带渡河,渡河时曾遗下一只铜锅。还说马援南征时,因南方潮湿北人不习惯,容易得水湿病,吃薏苡即愈。北归时马援因南方薏苡比北方粒大,便装满一车回去以便作种子之用。他死后,嫉妒他功业的政敌便造谣说,马援从交趾运一车珍珠和犀角回来。皇帝听信谗言,后来不知经过多少忠良辩解,才得以昭雪。谭珪诗作第三、四句说,阴雨天在沙滩上还好似看到伏波将军遗下的画戟,月色朦胧的晚上也好似看见滩上覆盖着大军留下的大铜锅。史书上说马援胜利班师时,沿途“辄为郡县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其民”。第七句“今古交南遗爱在”,说的便是这个历史事实。“交南”,即交州郡,郡治在今苍梧。最后一句是作者对马援因“薏苡”事被诬的叹息。

五代十国时,今广西平南出了一位科举状元名叫梁嵩。“阆石钟英”,指梁嵩当年苦读诗书的阆山岩洞,山色甚美。梁嵩官至翰林学士,故有“玉堂青史姓名高”之誉。

有关谭珪的资料,仅得以上,尚祈读者补正。(龙里县档案史志局罗华礼)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zx.com/llxtq/57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