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发展创青春未来
(县委副书记汪永丽,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刘伟出席座谈会)
7月29日,龙里县组织26名龙里籍高等院校学子“归巢”看家乡发展,畅谈家乡建设,鼓励他们积极“归巢”,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参与家乡建设,共筑龙里美好未来。
本次“归巢”的龙里籍学子分别为龙里县年引进的人才及届高校毕业生代表。
当天,26名龙里籍高等院校学子,在县委组织部、团县委等有关部门的带领下,走进龙里正在开发建设的龙溪先导区,参观了解龙溪科创中心、碧桂园·凤凰城、朵花特大桥等项目建设实施进展情况,并走进华润雪花啤酒龙里分公司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现状等。此外,以收看专题片、听取介绍和参与座谈的方式,从中了解龙里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龙里以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积极构建“人才磁场”,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搭建聚智平台、创新引育实招,积极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凝聚各类人才集聚龙里,投身龙里建设,有力地推动了龙里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人刘红梅介绍龙里吸才优才待才情况)
一是顶层设计优才政策。制定出台了《关于构建人才生态体系推进人才兴县战略的实施意见》《黔中龙溪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先导区人才高地建设若干措施(试行)》等人才规划政策举措,从人才发展规划、人才招聘、培养引进等多个方面作好规划部署,高位推动人才兴县战略。一是政治上激励。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专家人才,及时选树典型表彰奖励。近年来,评选表彰“骨干人才”50人、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科技工作者29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79人,年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显著成绩的63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进行记功和嘉奖。二是政策上奖励。为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提供租房保障、发放购房补贴及落实“高管”奖补,并发放“人才服务绿卡”,最大限度地服务好人才、吸引人才安心龙里发展。目前,已成立龙里县人才服务中心,人才服务站点覆盖县、镇、村。发放张“人才服务绿卡”,为全县名各类人才发放“一资三补”(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提升资助、高层次人才补贴、安家费补贴、高层次人才住房购房补贴).51万元。三是工作上支持。在各年职称评审工作中,积极宣传评审政策,发动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加职称评审。近年来,全县评审高级人、中级人、初级人,其中:民营经济组织评审高级53人、中级58人、初级44人。四是生活上关怀。建立健全龙里县人才服务联络制度,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牵头定期走访各类人才代表,通过日常联络、上门走访等方式,当好政策宣传员、人才服务员和工作联络员,打通人才诉求通道,着力解决人才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观看《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宣传片)
二是搭建聚智平台吸才。充分利用龙里区位优势及发展前景,依托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人才工作活动月”、企业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各级各类平台,大力宣传龙里人才环境和引才政策,不断吸引大量人才聚集龙里就业和创业,参与龙里发展建设。
三是创新“引育”实招。(一)用好政策“引”。一是设置定向职位招聘龙里户籍和生源的高校毕业生,鼓励龙里籍高等院校学子“归巢”为家乡作贡献,年以来定向招聘龙里户籍和生源的高校毕业生31人;二是鼓励和引导龙里户籍和生源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就业,助推龙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创业92人,带动就业余人,申请创业补贴26户,创业场租补贴4户。目前,覆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有自主创业补贴、创业场所租赁补贴、创业贴息担保贷款等。三是创新备案制管理,在编制限额外公开聘用一批专业技术岗位人才,与在编在岗人员同工同酬、同岗同责,纳入备案管理。至今,卫生领域累计聘用人,教育累计聘用人。(二)注重一线“育”。一是通过“上派、下派、互派”的方式,将优秀人才选派到情况复杂、任务繁重、条件艰苦的岗位上加强锻炼;二是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先后选派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南沙区跟岗学习。年,通过引进方式聘用40名高校毕业生充实镇(街道)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并按政策规定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安家补贴。
当天,县委副书记汪永丽,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刘伟出席座谈会,与龙里籍学子们畅谈,并给他们加油鼓劲,以家乡为舞台,发展成就自己,助推龙里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奋进。
主 编:刘红梅
副主编:王秀明
编 辑:岳院卉
邮 箱:ll_rs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