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近段时间以来,黔南州龙里县采取抓组织领导、动员部署有力量,抓制度建设、规范运行有措施,抓资源整合、工作推进有保障,抓教研创新、课程培训有活力“四抓四有”工作法,设立镇(街道)党校,将党员干部、农村人才的教育培养延伸到镇(街道)一线,进一步强化党校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工作成效初显。年春节期间,龙里县谷脚镇党校为返乡农民工党员提供了创业就业培训,切实解决返乡农民工稳岗就业问题抓组织领导,动员部署有力量。坚持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主办,县委党校联点指导,组织部门统筹调度工作机制,成立由镇(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兼任党校校长,副书记兼任常务副校长,组织委员兼任副校长的领导机构,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在镇(街道)党建办,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强化工作统筹,坚持“每日一汇总、每周一调度”,采取集中安排和个别指导方式强化业务培训,召开调度会1次,发布工作提示7次,重点培训镇(街道)党建办具体业务人员60人次。将镇(街道)党校建设工作列为党建重点任务,纳入党建季度督查和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重要内容,明确目标任务、倒排工期,做到项项任务有要求,环环程序有落实。目前,龙里县所有镇(街道)党校均已挂牌,并完成开班授课。抓制度建设,规范运行有措施。建立镇(街道)党校工作制度、学员管理制度、教师工作制度以及学习考核、教学评估、档案整理等6项管理制度,从严管理,确保镇(街道)党校运行规范有序。建立分级分类培训制度,明确镇(街道)站、办、所一般干部、村(社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农村人才及流入地流动党员为镇(街道)党校培训范畴,按需、分类培训,实现应训尽训。建立一对一联点指导机制,明确县委党校6个科室负责人分别联系一个镇(街道),并担任副校长,具体抓业务培训。着力抓实培训计划制定,各镇(街道)党校结合实际,按照科学规范、便于操作的原则,均已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对班次设置、培训重点、课程编排、授课人员等一一作出细化安排。今年以来,龙里县采取“党校+”模式,推动县镇党校走特色办学之路。图为2月27日,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党校采取“党校+基地”的方式,将培训课堂办至金溪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由受邀而来的“土秀才”为学员提供食用菌种植和采用现场教学(王立信 摄)抓资源整合,工作推进有保障。强化上下联动和左右联系,充分整合县委党校、中职校、农业农村、民政、人社等单位讲师、专家、技术人员和镇(街道)班子、站(办、所)专业技术骨干、村(社区)“田专家”“土秀才”“先进个人”等人员力量,建立起余人的培训师资库,切实打通基层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按照“党委抓总、协调各方”的原则,以镇(街道)党校为龙头,将新时代学习大讲堂、贵州干部网络学院、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重新整合,由镇(街道)统一调配资源,有效保障镇(街道)党校教育的持续、高效。坚持有条件的镇(街道)单独建校办学,资源有限的镇(街道)则充分利用镇干部职工会议室空档期、村(社区)闲置场所等开班教学,醒狮镇、洗马镇党校除主体集中培训班之外,还建立了2个行政村党校教学点和多个移动教学点,实现了把教学点搬到一线,把课堂放到党员身边。建立县、镇(街道)财政拨付、党费补充等党员教育资金整合机制,保障党员每人每年教育经费,并对达标的镇(街道)党校奖补10万元,做足党员教育保障工作。强化校商合作,镇(街道)党校以折扣价与周边酒店签定住宿协议,确保满足参训人员住宿需求;目前,龙山、谷脚、醒狮、洗马、湾滩河等5个镇党校均已与相邻酒店签定了住宿协议,冠山街道采取与县委党校合作方式,借助党校住宿、师资资源,联合开班教学。3月20日,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党校通过“党校+企业”,由县内知名企业派遣技术骨干人才走入田间地头,为党校学员提供现场教学(姜锐峰 摄)抓教研创新,课程培训有活力。结合新时期党员教育培训特点,在内容、方式、载体上下功夫,强力打造村(社区)党员思想教育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主阵地。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基础上,聚焦课程创新,镇(街道)党校工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内容相结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及党史教育、党的基本理论教育等教学重点,坚持合力接地气、强力树正气、全力聚人气,采取“小型、短期、灵活、经常”办班方式,增强仪式感,激发使命感。同时,根据党员、干部需要,探索“订单式”和“点菜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邀请专家进行培训。龙山镇、洗马镇通过探索开展党的知识有奖竞赛、山歌比赛等,以多种形式让党的好声音入脑入心。谷脚镇坚持依托现有特色,深挖本地红色资源,丰富课程内涵,在观音山战斗遗址设立固定式教学点,将党课上成了“党史学习教育课”“百年红色记忆课”“革命洗礼课”,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截至目前,龙里县各镇(街道)党校已开班授课13期次,开设课程49门,培训人,参训学员对办学环境和教学内容普遍给予好的评价。通讯员罗登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袁鹏编辑高荣华编审张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