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寻龙龙里曾经的八省咽喉

编者按:年的农历新年,是甲辰龙年,也是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的首年,“中国年”升级成了“世界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与繁荣,代表着智慧和力量。新一年,新气象。天眼新闻文化频道推出“贵州寻龙”系列报道,欢迎网友和我们一起在贵州大地寻找和邂逅花样繁多的“龙”,挖掘精彩有趣的生龙活虎的故事。有龙则灵!龙年春节,奉上这份贵州“寻龙诀”。愿龙腾盛世,国泰民安!在贵阳市东部,有一座山清水秀的县城名为“龙里”,这里地处黔中腹地,又被称作贵阳的东大门,是东出三湘南下两广的要津,在《贵州通志》里记载:“龙里县负山阻溪,为八省咽喉。”山上的“龍里”两个大字。张加林摄(贵州图片库发)龙里是文化悠远之地。关于“龙里”地名来由,学界众说纷纭,迄今有两种观点较为可信。一是“因龙氏所居名”说。即因龙姓族人最先居住该地而得名,由吕式斌于民国二十年(年)著成《今县释名》中提出:“以龙氏所居名”,书中对龙里地名有“因龙氏所居名”的说法。据此,“龙之故里”似乎是“龙氏故里”的影子。考察龙里历史人文,可见龙姓原是地方大族。可惜吕氏的记述太简略,后人无从知晓细节。龙里县标志建筑“龙吐水”。张加林摄(贵州图片库发)二是“名起龙架(驾)山”说。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贵州省龙里县地名录》载:“龙里县的来历:据明《贵州图经新志》记载:龙架,本山名,卫治其下,因此为龙架山之龙,乡里之里,而得龙里之名。又据八十老人回顾曰:祖传,龙架山脉雄伟壮观而取龙,离现龙里城旧城一里,取里而得龙里之名(旧城在今电厂驻地一带)。查实确有旧城痕迹。”游客龙里大草原骑马休闲。乔啟明摄(贵州图片库发)“以上两说最具代表性,当然还有其他说法,目前第二种观点被普遍认可。”龙里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物博物副研究馆员罗华文说,取龙架山之“龙”、乡里之“里”而得其名,“龙里”的建置最早见于唐代,历史悠久,留下了历史名人王阳明、徐霞客、林则徐,地质学家万鹤仙等的足迹。策划/黄蔚陈曦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江南编辑/黄若佩视觉/赵珊珊二审/姚曼三审/黄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zx.com/llxlp/163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