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故事好政策带来的幸福生活

刘军连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7879889412123085&wfr=spider&for=pc

我叫刘林,今年55岁,是龙里县洗马镇洗马社区的村民,家中共有5口人。年,大儿子刘杰在龙里一中读高一,小儿子刘磊在上初三,两小子从小懂事儿,成绩也好。可我心里却有一个不敢说出口的担忧,这学费对我们来说实在是难啊!

在这一年,考虑家里两个孩子上学,家中72岁的老母亲年迈多病又需要照顾,经逐级申报和评选公示,我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这让我既高兴又羞愧,高兴的是从帮扶干部毛晓菲口中得知,家里孩子上学的费用不用愁啦,还有养猪、黄豆等等项目扶持,连种地都有人来指导……愁的就是贫困户三个字太扎眼,以后要是影响儿子们娶媳妇可就犯难了。  在年戴上贫困户的帽子后,为了不负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更为了一家人能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我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帮扶人毛晓菲的宣传和指导下,结合自家实际情况,准备种植刺梨。

没有发展资金,也没有种植技术的我,找到帮扶人毛晓菲,说出了自己的困难:“我想试试种植刺梨,带领全家甩了这顶贫困户的穷帽子,我心中焦虑,我不会技术,也没有钱。”  在帮扶人毛晓菲的帮助下,我在洗马镇农村信用社办理了政府贴息贷款,获得1万元贷款,可作为刺梨种植初期的投入资金。同时我也加入了村里面的合作社,社里面针对像我这种没有技术的群众,会定期邀请农技专家和农技志愿者进行授课,从理论学习到田间地头的实地操作,各位授课老师不厌其烦地向我们一一进行指导,帮助解决没有种养殖技术的问题。年,通过村里面合作社统一收购,我家7亩刺梨带来了1.5万元的收益。

越努力越幸运,帮扶人毛晓菲又告诉我们一家一个好消息,现在有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了,可以选择搬到龙里或者洗马镇上。年12月,我们搬进了期待已久的新家,洗马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兴民楼,从不到平方的石板房到现在平方的小高楼,这对我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搬迁后,就医方便了,出门坐车也方便。  年,帮扶人毛晓菲为我们家算了一笔收入账,我家年收入水平已远超贫困户标准线,已经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了!

开心的事不止这些,年小儿子刘磊有幸踏上了军旅之路,到江西省服兵役,现在荣升士官,每年都能收到他寄回家的费用。年,大儿子刘杰江西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年通过镇里招考,成为了洗马镇人民政府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成为了一名志愿者,经常下乡开展服务活动,帮助他人,听他讲述那些为群众服务的事,我也由衷为他能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而高兴。

生活环境的巨大转变让我明白,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和身边无数个默默支持着我的帮扶干部,而自己更要有自力更生的韧劲,才能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幸福大道。  杨桃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袁鹏整理

编辑胡锐

编审王璐瑶李劼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zx.com/llxlp/1617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