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里县龙山镇余下村蔡家院,有一家“特殊”的超市,村民们来这儿买东西不需要钱而是用“积分”,商品也没有标有价格,这是怎么回事呢?
文明积分超市一角
原来,为进一步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组规民约,推动乡风文明由约束向自觉转变,龙山镇余下村以蔡家院为试点开了一家“文明积分超市”,村民用实际行动获得积分,用积分来兑换生活用品。
“文明积分超市”把参与志愿服务、爱护环境卫生、邻里关系和谐、家庭和睦等纳入加分项,把乱倒垃圾、不孝顺父母、大办红白喜事等列入扣分项。
文明积分超市兑换现场
蔡家院的文明积分超市商品琳琅满目,小到牙刷、抽纸、洗洁精,大到炒锅、电磁炉、盆,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除用积分兑换外,农户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到积分超市进行微心愿登记,组管委根据物品价值及购买难易程度确定所需积分。每周六上午8点到下午5点组管委和党小组按预约的内容进行定向采购、兑换,采购经费全部从组集体经济列支。
在兑换记录上签上名字
“前段时间我兑换了2包洗衣粉、2包一次性杯子,没有积分了,后面我打扫公共区域的栏杆、清理沟边、参与志愿服务,挣得了28个积分。”志愿者李灵贵说道。用这种劳动方式换取生活用品,李灵贵觉得很有成就感。
刚刚兑换的2桶洗洁精,用了30个积分呢
“‘文明积分超市’运行以来,村里乱扔垃圾的现象减少了,环境卫生得到了整治,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小超市’激发了向上向善的‘大能量’。”蔡家院组长文吉龙对“小超市”给村寨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
据了解,“文明积分超市”运行以来已有户人人通过做好事或者评比的方式来获得积分。截至目前,已兑换近份爱心商品。
用积分兑来的洗洁精和一次性杯子
“文明积分超市”是龙山镇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乡风文明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龙山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通过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寨环境整治、文明实践活动和发展集体产业等,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基层群众自治,实现了村寨外在美和内在美有机结合,逐渐探索出党群建议、党小组提议、联合商议、群众决议的“五议工作法”,形成了“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基层治理新模式。
通讯员刘深林冯明菊王道宏
编辑 何文英
校对 张 锟
责编 李平柱
编审 潘希来
监审 王 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