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重点皮肤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年1月11日,47岁的外卖员刘进,点燃了浇在身上的汽油。汽油点燃后,迅速燃起橙红色火焰裹起浓烟。附近的商户提着灭火器赶来,几秒,便将火扑灭了。刘进从地上站起来,衣服焦黑,皮肤上挂着斑驳的干粉。医院,他声音微弱:“不去,我要我的血汗钱。”这事上了微博热搜,1.5亿的阅读量。隔天,新的新闻涌入,一日制造上百个热搜。那团火像刻在海滩上的字,浪一冲便隐匿无踪。幸亏,还有一部电影与他遥想呼应着。许多人提到,刘进太像一个人,这个人叫全泰壹。《美丽青年全泰壹》.11.18九十年代中期,导演朴光洙拍摄了电影《美丽青年全泰壹》。以强烈的纪实风格还原了曾轰动韩国的一件真事。年11月13日,首尔,平和市场前的十字路口。年仅22岁的青年全泰壹,点燃了身上的汽油与手中的《劳动基准法》,嘴里喊着:“遵守劳动法!我们不是机器!”众人将他身上的火扑灭时,他已经奄奄一息。当天晚上,全泰壹离世。离世前,他嘱托赶来看他的母亲要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反抗。全泰壹的家庭并不富裕,未读完初中便辍学成了一名缝制工。他所在的平和市场有多家缝制厂,近2万多名工人,八成以上是十几岁女工,大多数都是童工。花一样的年纪,日工作时长却长达16个小时。为了防止工人犯困,厂里会给他们注射药剂。做工地方狭小,一个屋子由木板分为几层,人挤人,人堆人。没有通风设施,年仅十六岁的女孩便患上了尘肺病。全泰壹的性格并不强势,甚至可以说是温柔。片中有处细节,全泰壹将乘坐公交的钱省下给工友们买点心,晚上徒步回家,由于宵禁,常被警察抓住,只能在警局过夜。他爱他的工友,如同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就是这样的温柔的一个人,一步步走上了死路。全泰壹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知道了《劳动基准法》的存在。他仔细研读后,将相关情况告知劳动局,却无回音。与工友成立“傻瓜会”,意为“像傻瓜一样被压榨”,并散发传单到处呼吁,没有效果。找记者曝光,工厂迫于压力答应整改,却许久未见行动。压榨还在继续,唯有以死明志。全泰壹之死给韩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在平和市场旁边的清溪川桥上,建起了全泰壹的纪念雕像,雕像仍在。五十年后,影片呈现的困境依旧与今日现实呼应。历史的今日刘进的选择与薪资制度调整有关。为了激励骑手多跑单,雇佣单位将原先的6元一单改为阶梯制:跑-单为5.5元一单,-单之间为5.8元一单,-单为6元,单以上则为6.2元一单。刘进的日工作时长约12小时,但跑够单仍旧吃力。这等于变相减薪。去年12月初,刘进欲跳槽换平台,可11月工资到手时,比预计的元少了整整0元。理由是离职需提前一个月和公司打申请,而刘进急辞,每单只能按1.5元结算。接下来便是长达18天的讨薪之路,直到事发。没人想到,为了0块,一个人会想到如此极端的方式。如全泰壹一般,刘进的家庭贫困,文化程度不高。这意味着他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去讨要他的血汗钱。0块钱也确实比命更重要。妻子患有肝病,做些零工,月工资不足两千。大女儿初入社会,并无积蓄。小女儿刚读大学,入学学杂费是亲戚们凑的。还有远在老家的母亲,刘进需要定期汇款打钱。工资基本月月光,没有存款。医院时,妹妹问他为何这样做,他说:“我不想活了,我活够了,太累了。”命被强拉回来。深二度到三度烧伤,全身烧伤面积达80%,一只手烧及神经,丧失知觉,连带丧失的是基本劳动能力。开喉手术、清创手术,后续花费达万元。医院等待清创手术图源:北青深一度他把自己逼到了更绝望的境地。更准确地说,是被工作逼到了更绝望的境地。风险均摊被逼到绝境的只是刘进或者说只是外卖员吗?并不是。就在2月初,另一则热搜#女子给差评遭外卖员上门威胁#。女子给外卖员差评,外卖员上门报复,勒索元赔偿,扬言要弄死该名女子。评论里有:“平时就太给外卖员脸了。”“外卖员根本不值得同情。”有情绪,正常。情绪之下,你再看:女子投诉的初衷是让平台给外卖员警告,但平台却直接采用最极端的罚款,一罚就是元,相当于一天的工钱,而女子在其中并未获利。平台直接激化了消费者与外卖员的矛盾。于是,每一位普通人,都因平台对骑手的压榨,面临更高的生活风险。外卖员承担的压力、冒的风险,最后以某种方式平摊给社会中的普通人。只是,太难察觉。顾客早被技术捆绑,被赶到一个更逼仄的空间。要不就成为资本的一部分,继续享受便利;要不就容忍外卖员任意作为,放弃投诉权利。不论是享受还是放弃,点开外卖软件的那一瞬间,我们已经将某部分权益交给平台任意处置。所以,今日依旧在聊“外卖员”,不是因为圣母心发作。而是面对一个公共领域命题,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技术遮蔽《美丽青年全泰壹》的英文名为《Asingelspark》,意为星星之火。可我无法轻松说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般振奋人心的话。技术巨变正带来新的冲击。片中有一段,全泰壹等人找到劳动局时,得到回复:“现在正是勒紧裤腰带加油干的时候,等到了八十年代,你们就能开上自己的车,过上好日子了,你们不相信吗?要不要给你们看大数据?”多美好的图景。可事实是,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将制造大量的过剩劳动力,而最迫切的议题就是“消化过剩劳动力”。在学者戴锦华的一次演讲中,她曾引用一位谷歌顾问的残忍描述:“这一场技术革命之后,人类的剩余劳动力是98%。”更保守一点,这个98%可能是50%,或是70%,或是90%戴锦华将其称为“结构性弃民”。“所谓‘结构性弃民’,不是失业,而是无用,是绝对过剩。”大量的人力被取代,一些重复性简单性的工作首当其冲被取代,比如外卖员,最后,更高技术性工种也将难逃罗网。怎么办?这位谷歌顾问给出了非常令人齿寒的答案:“争当2%。”如果你看过纪录片《看不见的现实-数据工人》,会惊讶于大量的自动算法背后依靠的是人工。所谓智能,依靠的依旧是廉价劳动力。就像外卖,依靠的还是两轮车与双腿。鼓吹人工终将被替代,制造求职焦虑,以此掌握议价权,更便于榨取剩余价值。而这些都是在为全面自动化做准备。为淘汰那98%做准备。“让每个人相信自己的价值可被替代,如此工作直到真正被替代的那天。”“人并不怕成为螺丝钉,但怕成为随时被抛弃的螺丝钉;不怕重复工作,只怕重复工作没有成长后,被抛弃的一天无处可去。”所以,刘进只是个热搜、是个新闻,他可被替代,可被遗忘。明日还有张进、李进、王进......《美丽青年全泰壹》的编剧之一李沧东,有另外一部更令人熟知的作品,《燃烧》。片中来自乡下的女主,将所有的积蓄和负债用于整容与国际旅行。她与顶层们分享着同样的价值观念和自我想象。最终却被顶层的无所事事者视作无用的生命,从而被杀害。这是关于现实社会结构的一则寓言。今日,我们距离98%的人绝对过剩还有多远呢?这或许还不够可怕。我想起全泰壹的一段话,它比诗更美:我为此迟疑和苦闷了很长时间,但在这一刻,我下定了决心。我必须回到我贫穷的兄弟姐妹们身边,回到我心灵的乐园,回到和平市场中那些年轻的心灵中去,他们是我生命的全部。经过很长的思考后,我发誓:我必须保护这些脆弱的生命。我将抛弃自己的生命,我将为你们而死。耐心等待吧,只要再等待片刻。为了不离开你们,我将牺牲自己。你们是我心灵的家园。今天是星期六,八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这一天,我下定了决心。上帝,宽恕我吧。参考资料:1.《自焚的外卖骑手:12月跳槽,工资被扣0元,多次讨要未果|深度聚焦》,北青深一度2.《戴锦华:当你奋而投身于网络战争的时候,对不起,你在为你的对手提供流量》,造就Talk被哄骗为无用,直到真正无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