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网黄慧中巴江平坡农民画高原上的一

<

位于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东北角,大山深处的巴江乡,北倚贵阳市的开阳,东邻黔南州的福泉市、贵定县,与贵阳开阳县隔河相望,地理位置较为特殊,故有“鸡鸣四县”之称。这里是苗族支系小花苗的主要聚居地,巴江乡平坡村苗族农民画是这一地区的特色文化。

巴江乡身处深山僻壤,交通不便,但在这块土地上养育了一支很有特点的艺术队伍,这支艺术队伍的组成大多都是苗族妇女,她们不仅能歌善舞,还是绘画的能手。这里的苗族同胞从小孩到上年纪的老人都喜欢画画,你无论什么时候走村串寨、无论走到那里都可以看到她们在那里聚精会神地作剌绣工艺或画画,那剌绣、画画的场景会让你激动,会让你驻足久久不想离去。

她们每每过节或赶场都要举办“展览会”活动,巴掌大的小学校是她们的活动场所,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展示自己的才能,自得其乐。这里的“画家”们都没有进过专业院校学习过,也没有条件请教名师。然而,她们的画给人的感觉很专业,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她们的画蛮声于整个贵州高原,作品中有的在全国性展览和省级展览中获得很高的赞誉并获奖,有的还被全国艺术权威机构收藏,有的还出了国门。

平坡农民遵循着自己的文化历史,他们起初的作画方式是用纸或其它材料剪图样贴在布上描出图形,用蜡绘于布上再作浸染,去蜡后花样呈现,这种工艺称之为蜡染,然后用五彩绒线刺锦为饰,衣服、裙子上刺绣各种花纹,故称花苗。

平坡农民画的取材,基本上是以传统的苗族文化为主,然后溶合现代生活的内容,在她们的画里虽然也表现喜庆、耕种、丰收,人、鸟禽、动物、草、虫、鱼等,但她们对这些题材内容的理解和艺术处理的角度很有特点。她们是根基于自己的文化语境,围绕《嘚魵嘚涡》来展开的,这是平坡农民画的一大特征。《嘚魵嘚涡》的内容含义很丰富,是她们取之不尽的绘画题材,不同时间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现。丰富的文化意蕴,地域性很强的文化表征,富有想象力、幽默、诙谐的苗族心性文化《嘚魵嘚涡》。《嘚魵嘚涡》是苗语(洛北河西部方言),过去它是指“平坡苗族服饰图案花样”的表现形式,现在特指“平坡苗族绘画”。“嘚”字即“嘚瑟”,意为夸张,画上可以尽情夸张,可以奇思妙想,只要自己想画的、觉得美的东西都可以画出来,可以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和想法全呈现出来,“嘚瑟”之意还有炫耀的意思,可把自己所想的炫耀给大家看,赞美自己。“魵”字意为“斑纹鱼”亦称“斑鱼”。“涡”字即“漩涡”的意思,水流旋转的形状,“漩涡纹”图案不仅有其象征意义,有暗喻苗族迁徙及苗族历史文化的意思,还是表现力极强的图案形式。“漩涡纹”普遍存在于苗族服饰里,是她们画里重要的图案形式之一,《嘚魵嘚涡》是构成平坡农民画的主要文化特征和灵魂。她们沿着这一主线文化展开出丰富的艺术语言。

《嘚魵嘚涡》也蕴含着她们的图腾文化。凭借画一些动物、飞禽、植物等,寄托某种思想,某种情绪,或是隐喻什么东西,图腾文化的隐喻,增强了画意的神秘感,如《嘚魵嘚涡》里的“鱼”,在平坡农民画里就有其象征意义。过“杀鱼节”,也叫“求雨节”,(风俗是每年的二月至三月都要举行杀鱼活动),这天全村男女老少都到河岸上把化香叶撒向河里麻醉鱼,然后用渔叉刺杀河里的鱼,意思是与龙王抗争求雨,欲求来年庄稼得到好收成。

平坡农民画里很多故事都是围绕“鱼”字展开的,大部分的画里都有鱼,这也表明了她们与鱼亲密无间的关系。最重要和最值得称赞的是平坡农民的创新意识,不拘传统,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求发展,在保存传统审美文化内涵里揉进现代人的审美意念。而且各自表现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

平坡农民画是从局部到整体,整个画面大多都是以抽象符号形式出现。就拿画人和动物的眼睛来说,画的每个人、每个动物、每只鸟、禽的眼睛都是鱼形,有具象的鱼形眼睛、有抽象符号式的鱼形眼睛,变化很多。这里的鱼型眼睛代表了一种符号,既是一种语言,又是一种艺术形式。

平坡农民画艺术形式特征之二,情、意、神有机的结合和传达。观赏平坡农民画时有这么一种感觉,平坡农民画给人们传达出一种浓浓的情和意。她们的画能让你感觉到她们对大自然别样的感受,普普通通的生活中寻来的素材,经过她们的思想过滤,巧妙的技艺,画出的画让你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情和意。

我们说的情是画上呈现出平坡农民对自然由然而生的一种爱,画的人、景物、动植物都充满一种情感,意是平坡农民生活的环境所孕育出的这种思想境界,对自然对社会的审美意念,对自然美的一种理解和传达。这是艺术创作中重要的一个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的真,画自己的心,把情和意用线,用气连贯起来,形成一幅震动人心的画面。这种意象之美出自于这些普通农民之手,是难能可贵的。这是每个从事艺术的人都渴望自己作画时能达到的境界,平坡农民做到了这点。她们的画自然的吸纳了这些艺术元素,而无需跟随什么学院、什么大师,而是自然的流露,自然的追求,我们对例画的解析不难看出,我们在一些名画中感悟到的那些东西,譬如马蒂斯、毕加索画里变形夸张的一些形的因素在平坡农民画同样可感悟到,有那么的相似,只追求神似不追求形似,这也是中国画所倡导的艺术精神。

平坡农民画给人们的感觉是任其思想的驰骋,随心而想,随心而作,这是大多艺术家在创作时所想追求的那么一种理想境界。她们没有进过院校进行过专业训练,即没有任何羁绊也没有被任何定律所束缚,所以她们在创作时很自由而自然,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都是发自内心的述说,然而她们的画面的构成关系却是循艺术规律所要求的变化统一、对比而和谐,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构图的点、线、面,却基本符合艺术的变化统一规律,达到视觉平衡的效果。

黄慧中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从事美术教育,贵州美术家协会会员,黔南州美术家协会会员,都匀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公益摄影协会会员。

本人从教、油画创作,美术作品多次入选省级以上展览并获奖,除了画画,喜欢摄影,喜欢人文、纪实、风光摄影,摄影作品经常参与地区以上展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zx.com/llxjt/174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