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干部在田间地头向群众了解情况
“要不是你们来了,这水不晓得要断到哪个时候哦,太感谢巡察组的干部了”。看着断水15天后又哗哗流出水来的自来水管,黔南州长顺县长寨街道种获村坡帽组村民们激动地向当地巡察干部表示感谢。
这声感谢要从黔南州推动县(市)巡察向村(居)延伸说起。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组织建到哪里,巡视巡察就跟进到哪里”的指示精神,年开始黔南州着眼于基层实际考虑,沉下身子、摸清底子,找出解决村级痛点难点问题的点子,积极探索对村级党组织开展巡察。
黔南州巡察对象个,村级党组织个,占比达58.9%,其中深度贫困村个,面对村级党组织数量庞大、类型多样、情况复杂的实际情况,首先选择都匀市、瓮安县两地先行先试,积累开展村级巡察的路径、方法。经过实践探索,出台《关于推进全州村级党组织巡察工作的指导意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巡察重点、步骤等方面作了规范性指导,明确了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形成“州统筹、县推进、乡主责、村整改”的村级巡察工作格局,在全州范围内全面推开村级巡察。
村级党组织情况千差万别,用巡察部门的那套模子来巡察村,效果不好。为此,黔南州各县(市)按照“精简高效、务实管用、分类施策”的原则,结合人口数量、经济总量、问题多少分类开展村级巡察。对体量大、反映问题突出的“提级巡”,对党建工作薄弱、问题较多的“专项巡”,对问题较少、体量较小的“延伸巡”,对基础较好、情况简单的快进快出。
“我们在开展村级巡察时,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重点巡察什么、纠正什么的问题导向,真正把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作为巡察工作的落脚点。我们要求各县(市)在开展村级巡察中,要分类施策、优化程序、精简环节,在不给群众和基层增加负担的前提下,又确保村级巡察有效管用、震慑常在”,黔南州委巡察办主要负责同志说到。
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简化流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巡察方式,全州村级巡察工作稳步有序推进,村级巡察覆盖率从年初17.2%提升至87.2%,惠水、瓮安、福泉等6个县(市)已完成村级巡察全覆盖。截至目前,黔南州12个县(市)已对个村级党组织进行巡察,共发现问题个,问题线索条,推动问题整改个,解决民生事项件,立案审查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人,移送司法机关24人,组织处理63人。
除了沉下身子探索解决村级巡察的瓶颈以外,黔南州找路子,创新招,想方设法割掉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的瘤子。
“要不是你们巡察组的干部来了,祸害我们三根树村的这个毒瘤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铲除掉”。
这个群众口中的“毒瘤”之所以能够顺利铲除,得益于充分依靠群众的力量。福泉市委巡察组在凤山镇三根树村开展巡察时,群众纷纷反映,“原村主任吴某某长期笼络一帮无业人员对附近的矿山敲诈勒索、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已久”,群众对此是怨声载道。经初步了解核实后,市委巡察组及时将该问题线索移交相关部门跟进办理。经调查,3名违反换届纪律的镇干部被党纪处分,吴某某等10名涉黑涉恶犯罪人员被判有期徒刑,群众为此拍手称快。
通过村级巡察发现并推动查处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龙里县在开展村级巡察时,发现巴江社区党总支书记雷某某作风霸道、做事不公问题,巡察组移交线索后,雷某某被免去党总支书记职务。惠水县对濛江街道新哨村开展巡察时,发现村委会主任唐某在明知其侄儿有安全住房的情况下,仍将其侄儿列为危改对象,唐某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这些问题通过村级巡察得以进一步解决,源于黔南州在推动村级巡察过程中,坚持政治巡察定位,围绕聚焦村级班子引领、组织建设、三资管理、维护群众利益、农村涉黑涉恶、村民自治等“六个重点聚焦”,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与此同时,为提高巡察质量,在实际开展村级巡察过程中,黔南州各县(市)不生搬硬套常规的巡视巡察做法,纷纷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管用的方式。
在动员部署上,以“院坝座谈会”代替“情况汇报会”、以“坡头会”、赶场天“摆摊设点”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动员。“以往我们巡察县直部门或者乡镇的时候,都要先开进驻动员会、进行民主测评和问卷调查。但村级事务繁杂、人少事多、又处于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我们在开展村级巡察时,轻‘留痕’、重‘实效’,坚持走访为主,资料为辅。巡察进驻期间,安排1至2人查看资料,其余人员全部深入群众,将个别谈话转到田间地头、将集中座谈移到群众茶余饭后的农户院坝。”瓮安县委巡察办负责同志说出了他们在开展村级巡察的诀窍。
在宣传发动上,罗甸、荔波、三都、福泉等县(市)还充分考虑民风民俗,在少数民族聚居村寨通过大喇叭用“双语”播放巡察公告、张贴汉苗双语巡察公告等方式进行宣传发动,让群众充分参与监督,进一步拉近巡察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你们将豇豆项目土地租金未兑现给我们老百姓这事列进单子,喊他们村干部整改以后,他们把拖了我们将近1年的土地租金就给我们了”。巡察工作开展后,黔南州列出单子、开好方子,不断根治阻碍村级发展的病根子。
土地租金兑现给当地群众,源自贵定县委巡察组在该县新巴镇谷兵村走访时多名群众向巡察组反映,年当地实施豇豆项目时向17户农户租用土地,租金共计元却一直迟迟未兑现给涉及到的群众。巡察组了解核实后,列出问题清单分别移交镇村两级,要求立即整改兑现租金给涉及群众。面对整改压力,谷兵村在收到整改通知后及时将土地租金兑现给了群众。
谷兵村面临的整改压力,源自黔南州推行的“村照单抓整改,乡镇照单抓督促”的巡察整改模式。通过对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巡察就在身边。
村级巡察发现的很多问题,虽然问题在下面,但根子往往在上面。针对巡察发现的普遍性、全局性问题,黔南州既立足“当下改”,又着眼“长久立”,对涉及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机制弊端,坚持深挖病灶,治标更治本。黔南州委针对村级党组织设置不合理、领导班子软弱涣散等问题,出台了《关于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意见》《黔南州筑牢党支部战斗堡垒的实施意见》,对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集中整顿,清理村干部38名,调整61名。
黔南州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穿巡察工作始终,着力推动市(县)巡察向村级党组织延伸,发现并推动解决了一批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查处了一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解决了一批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的机制问题,在源源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同时,也进一步巩固发展了黔南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厚植了党的执政根基。
截至目前,通过巡察整改持续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年全州纪检监察系统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9.2%,黔南州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民意调查满意度提升2.2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
(黔南州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