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推广
见识一下水族的“通灵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向来以各种自然物为崇拜对象,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怪石古树、风雨雷电都可以成为山民们顶礼膜拜的对象。水族社会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原始的信仰习俗非常丰富,至今保留下来的大体上有三大类,崇拜自然、崇拜祖宗和崇拜鬼神。
巫婆过阴人与神往往需要一个沟通者,沟通者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同时将人的要求传达给神。在很多地区的民间信仰中,就存在这样的沟通者,如萨满、乩童、灵媒等。在荔波水族,沟通神灵和人的角色是巫婆和水书先生。
神秘的水族“通灵术”
巫婆的通灵术被称为“过阴”。在村民带领下,我们一群人来到了一位巫婆的家中,当时正有村民找该巫婆“过阴”,村民先给巫婆1元钱和一碗米来作报酬。
“过阴”过程中,巫婆始烧香念咒,随后将烧着的香往嘴里含一会,就跌坐在椅子上不停抽搐,正式进入了入神状态。她开始是念唱一些听不懂的话,中间还不时嘻嘻笑几声,手上比着手势,看得我们一头雾水。村民解释说,这表示巫婆已经和阴间的鬼灵接触上了。
随后巫婆叫“过阴”之人报出生辰八字、属相和想解决的问题,然后又接着念唱,不时地笑、抽搐。又用一个小酒杯在神台上一个盛有米的簸箕中使劲砸,依据酒杯上沾的米的颗粒来解释问题。
然后,教大家如何用鸭、鸡、小猪等物品,到石头菩萨祭祀“求解”。巫婆一次“过阴”,大约花了半个小时左右时间。
水族通灵的另一重要角色是水书先生。《水书》是水族先民智慧的结晶,是记载婚嫁、丧葬、出行、动土、生产、祭祀等诸多方面禁忌,以及驱邪避鬼、禳灾解祸的种种事项的书籍,是水族的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典籍。
在水族民间,懂得水书的人被称为“水书先生”,他们根据《水书》,懂得请神送鬼、化灾趋吉的巫术。一般人们在问了巫婆、证实确实有鬼作祟后,就会请水书先生到石头菩萨前作法禳解。
《水书》巫术村里有一位公认水平较高的70多岁的水书先生,他的水书知识是多代祖传的,但是,这位水书先生比较低调,不太愿意对外人谈及与水书有关的问题,不过寨子里面的人都很信任他,有事就会找他。
巫婆和水书先生分别承担着为不同信仰群体提供宗教服务的功能。巫婆是女性,主要为女性提供宗教服务;水书先生是男性,主要为男性提供宗教服务。一般情况下,先由家中女性去找巫婆“过阴”,问出问题根源所在,再由家中男性决定是否去找水书先生来“解”。
巫婆和水书先生的不同境遇在文献记载中,巫婆和水书先生都是没有神性的人物。但是,在水族的走访中,我们发现,水族人对待巫婆和水书先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巫婆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并没有什么社会地位,更不会有“祭师即国王”的崇高,人们会经常去找巫婆解决生活中的困扰,但对负有神性的巫婆却并不尊崇和敬畏。甚至大家在谈到巫婆时不乏一些鄙夷的话语。
很多人都说,他们如果遇到什么不顺,往往不只找一个巫婆,而是会到邻村去再找两三个巫婆问问,如果几个巫婆都说得一致,他们才信。
可见,人们对巫婆基本上是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但对没有文化、生活负担和劳动强度相对更为沉重的水族女性来说,她们与作为民族知识文化代表的水书先生之间距离太大,很难沟通,不太可能找水书先生求解宗教疑问。巫婆无疑成为了水族女性寻求心理安慰,寻找生活“安全感”,缓解生活紧张的重要角色。
大多数水族人对水书先生都比较尊崇,对其能力也深信不疑,一般有需要“解”的事情都去找他。水书先生在世俗生活中,也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如水族的水书先生就是大多数人都公认的“寨老”之一,在调解日常纠纷,组织婚丧嫁娶仪式及代表村落对外交往等活动中都有一定的威信。
水族祭祀这体现了水书先生作为水族社会中知识的传承者的作用。当然,也应该看到,随着现代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深入,水书先生的作用逐渐为现代教育所代替,水书先生的社会地位也在逐步下降。
目前,在水族地区,水书先生都被当成是水族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属于民间知识分子,不管是官方和民间,都对水书先生及其工作给予了相当的尊重和重视。
但是,对巫婆和石头菩萨的信仰等,无疑愚昧的封建迷信色彩较为浓烈,虽不至于受到强力打击,但绝不会被认为是一种需要传承的民族文化。
其实,作为水族民间的一种信仰体系,神、鬼、祖先、拜石信仰、巫婆、水书先生等,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文化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一幅水族民间宗教信仰图像,离开了其中任何一方,其他方面都是难以独立存在的。
来源:荔波旅游
广告合作:
找工作、找人才、租房售房尽在龙里在线掌圈
↓↓↓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