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7日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丁宝桢,名琼选,号稚璜,平远牛场街上人,清嘉庆二十五年()四月生。祖必荣曾任四川昭化县令,父世棻为镇远训导。
宝桢自幼勤奋好学,在私塾中诗文、书法名列前茅,为塾师所称道。稍长即胸怀大志,常言“大丈夫当读万卷书,破千里浪”。道光二十三年()乡试,中第22名举人,咸丰三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步入仕途。
咸丰四年冬(),桐梓教军首领杨隆喜率众进抵清镇、平坝,波及平远。时值丁宝桢因母逝丁忧在家,便聚乡勇办团练,与之作战。继而率众驰援龙里,保卫省城贵阳,多有战功。事平授湖南岳州知府,进迁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又以同捻军作战有功,累受奖誉。
同治十三年(),黄河山东段决口于郓城侯家村,运河南北两岸长堤遭洪水冲刷,崩塌殆尽,附近州县几为泽国。当时丁宝桢在山东任巡抚,他力负重任,统率治河臣工,一反治河常规,在南岸河泽的贾庄与北岸开州的蓝口水势缓流处作坝基,用竹条编篓,内置砂石,堆积筑坝以断水流。经一冬春,于光绪元年()三月堤岸合龙,河水归流。清廷以其才干优叙连任。
晚清宦官弄权,慈禧宠信安德海,干预朝政,贪赃枉法,为所欲为。同治帝受其摆弄,曾密告慈安太后欲杀之,慈安以“山东巡抚丁宝桢可恃”相示。同治帝便密诏宝桢付以重托。同治八年()七月初六。慈禧以采办寿礼为名,令安德海乘船顺运河南下采办,船上插“奉旨钦差采办龙袍”大旗及“日形三足乌”大旗,船内设龙袍,带乐工歌妓,沿途搜括,地方官吏畏惧,百姓苦不堪言。丁宝桢不惧权势,密奏告发,得同治帝“严密查办,令随从人等指正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谕旨,于八月将安擒拿,亲自提审,查获龙衣一领,翡翠朝珠一挂与诸多赃物。遂以“宦官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定罪。慈禧闻讯,欲救安德海,八月初六谕旨达济南。丁宝桢知机不可失,乃从容对付,前门接旨,后门斩安,且暴尸街头3日。事后曾国藩闻讯说:“吾目病已数月,闻是事,积翳为之一开。稚璜真豪杰也”。从此声震朝野,天下闻名。
丁宝桢讲求富国强兵之道,热心“洋务”,于光绪元年()在山东创设泺口机器制造局。一年后枪炮制成,为防止日本对中国海疆之挑衅,他征得清延同意,在烟台、威海、登州等处建筑炮台,以固海防。
丁宝桢在山东10年,政迹卓著,于光绪二年()升任四川总督。他以“民富国殷始为盛世”为主旨,大力整饬盐务,呈请废除旧有盐制,实行“官运商销”,于泸州设官运总局,进行统筹运销,在盐井设厂局分运各岸,岸设岸局分销私商,将引课、税厘销纳于成本之中。为解决贵州用盐,在四川设立永(叙永)岸、纂(江)岸、涪(陵)岸,在贵州设立仁(怀)岸,专门负责转运,使川盐畅通贵州,百姓感戴不已。此法实行,抑制了贪官奸商。一年之后,四川财政收入增加百余万两。同时,他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到任即亲自对都江堰分水鱼嘴及人字堤的朽坏、以及灌溉河渠的淤塞情况踏勘检查,于光绪二年二月亲率官民修整,将卵石竹笼结构改条石砌筑,疏通河床。他“躬冒霜雪,沿江督率”,计修渠70余里,砌堤1.2万余丈,修复人字堤l30余丈,分水鱼嘴3处,使川西平原再度成为水旱无忧的鱼米之乡。百姓为纪念其功绩,曾在都江堰堤建立丁公祠。现今修复的二郎庙,亦塑有丁文诚公像。丁宝桢在外为官,仍心系故里。因省墓回邑,见故乡久经战乱,民情艰难,亲与贵州巡抚商议,调威宁知州钱壎担任平远知州,并从山东拨银2万5千两支持钱壎治理平远。他所到之处均捐资办学,对家乡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