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花溪全域旅游花开遍地天眼新闻

上世纪中叶,陈毅元帅游完花溪后,留下了“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的诗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花溪风景依然美丽,设施更加齐备,百姓依靠资源优势变得更加富裕。

高坡扰绕露营基地杨雨殊摄

近年来,花溪逐渐探索出一条依托中心城市打造近郊旅游休闲功能区的“花溪模式”——立足于中心城市郊区,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态、文化、区位等优势,按照“景城一体、产城互动、文旅融合、休闲度假”的发展思路,通过完善旅游休闲设施、丰富旅游休闲功能、壮大旅游休闲产业、提供旅游休闲个性化服务,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开启了花溪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篇章。   9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花溪区名列其中,为全国中心城市旅游休闲功能区建设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提供了“花溪样本”。   创建全域绘就花溪新美图景     自年2月花溪区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至今,成绩斐然:青岩古镇在贵阳市率先获批国家5A级景区,湿地公园(孔学堂)获批国家4A级景区,天河潭启动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建设青岩——黔陶——高坡旅游产业精品示范区、“溪南十锦”乡村旅游带,启动亚洲首个国际暮曙暗夜公园,引进恒大花溪童世界旅游项目等,一个个精品项目落地花溪。

多彩贵州·出山里赵欣摄

花溪着力打造“国际独具特色、国内独树一帜、省内独一无二”的高品质、立体化、全景式的宜居、宜业、宜学、宜游旅游示范城市的高标准定位,更让一批文旅投资商看到了商机。多彩贵州出山里、溪山里、公园里、碧桂园、万科、保利、万宜广场等一批文旅综合体相继在花溪亮相,为花溪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提供新动能,也牢牢吸引着全球目光。一直以来,花溪区坚持景城一体、产城互动,推动旅游规划引领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建设与产业良性互动。   年,花溪区旅游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38.3%,接待游客.61万人次、同比增长27.69%,两项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在25%以上,旅游业一跃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柱性产业。   勇于革新构建良好发展机制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建设完善的体制机制是重要支撑,年2月全省首个正县级旅游管理机构——贵阳市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全省文化和旅游管理体制的重要创新举措选择在花溪落地和实施。     与此同时,政策保障是花溪持续推动旅游产业“井喷”增长的重要因素,花溪区政府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全方位保障旅游产业发展。在资金方面,花溪区努力破解资金瓶颈,组建区级旅游文化投资公司,积极探索本级财政投入、上级奖补、平台融资、社会资本“四位一体”资金整合模式,对现有核心景区景点、旅游配套设施进行持续投入,使得全区城乡面貌、旅游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在政策方面,年1月,花溪区就制定了花溪区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凡是落户花溪,有行业带动作用的涉旅企业都有奖励,今年1月,花溪区更是向涉旅产业发放了近万的奖励扶持资金。在人才方面,花溪区充实配备了贵阳市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管理委员会和综合执法调度中心的力量,并抽调精兵强将统一入驻管委会办公,全力推进创建工作;通过举办全域旅游专题培训班,选派县级干部带队外出学习考察,培养旅游人才。

青岩古镇的花园民宿——朵哩 杨雨殊摄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发展文旅产业更需要“吆喝”。花溪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重要抓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文旅活动,并强化多元宣传营销,构建企业策划活动、媒体联手营销、政府考奖励“1+1+N”宣传营销体系,更首开先河成立了全省首家全域旅游媒体联盟,与30多家媒体平台合作,全方位宣传“浪漫花溪”。   交通便捷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高铁时代的到来,为贵阳市的对外开放拓展了通道,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以及“西部陆海大通道”启动,将为贵阳带来新的重大机遇。作为贵阳全域旅游的重要板块,花溪不断优化路网结构、丰富交通工具等手段,目前机场有直达花溪的巴士;贵阳高铁北站、贵阳火车站也有花溪旅游快运专线,游客不必再去市区坐车到花溪旅游。对于抵筑自驾的游客,花溪也将旅游高速公路连接到了自家门口。花溪的过境高速公路共3条,分别为北面G60国家高速公路(上海至昆明)、G75国家高速公路(兰州至海口)、南面G69国家高速公路(宁夏银川—广西百色)。

高坡金秋时节金勇摄

域外进入花溪的主要市政道路包括:由北面从贵阳方向可通过甲秀南路、花溪大道进入花溪;由东面从黔南州龙里县方向可通过龙溪大道进入花溪;由南面从黔南州惠水县方向可通过贵惠大道青惠段、省道S线连接青岩桐惠路进入花溪;由西面从贵安新区方向可通过贵安大道、花安高速进入花溪。   外部连通,内部优化,不仅丰富了路网,在规划设计上,更是明确了花溪区主要交通枢纽和旅游集散中心至核心旅游吸引物的道路情况确保便捷、畅通。花溪正日益成为多彩贵州的“会客厅”、爽爽贵阳的“后花园”,依托花溪丰富的大旅游资源、先发的大数据集聚、立体的大交通网络等优势,打造高规格对外交流合作开放平台,花溪未来可期。     据了解,花溪区委、区政府对发展旅游的重视,交通的便捷,基础设施的完善,生活在花溪的老百姓通过发展旅游直接受益,花溪通过把全域旅游创建与美丽乡村、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全区37个村寨将乡村旅游作为主导产业,以“溪南十锦”项目为载体,总投资4.5亿元,带动“两乡一镇13个村寨2万余人就业,沿线乡村振兴。久安乡的村民通过茶旅乡村旅游、龙井村村民通过出租房屋给外地人改造为民宿、高坡扰饶村、石板镇山村通过发展农家乐,部分农民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久安成为贵州乡村旅游脱贫致富典范。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雨殊

编辑徐然

编审施昱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lizx.com/llxzf/15856.html


当前时间: